第02版: 要闻 · 时评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目录
慈善信息“一网可查”具有三重意义
错时延时举措便民
值得称道更需推广
高职院校“百万扩招”是良方更是考验
应对持续高温
防暑勿忘节能
“不再出具纸质车票”实为一举多得
治药价虚高
需对症下药
 
2019年7月3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下一篇  
 
慈善信息“一网可查”具有三重意义

    ●陆敬平

    民政部日前举行2019年度第三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会上,慈善事业促进和社会工作司相关负责人介绍,2018年网民点击、关注和参与互联网慈善超过84.6亿人次,“可以说我国已经成为全球网络慈善的引领者”。据悉,为进一步规范互联网慈善募捐,民政部指导慈善组织将开展的所有公开募捐活动都通过全国慈善信息统一平台“慈善中国”进行网上备案,同时优化办事服务流程,推动实现慈善信息全国“一网可查”。

    实践证明,网络募捐造福社会、惠及民生,意义非凡。但是,由于信息滞后,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甚至还存在违法乱纪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网络募捐的公信力,伤害了爱心人士的公益心,影响了网络募捐的有序进行,亟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以整顿与改进,确保网络募捐行稳致远。

    首先,慈善信息“一网可查”,可织就慈善安全网。事实证明,我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网络大国,这无疑是件好事。但是,更需要打造清朗网络,织就网络安全网,以促进社会稳定和各项事业健康发展,网络慈善募捐更需如此。只有实现全国慈善信息共享,才能及时弥补网络募捐的各种漏洞,织就网络募捐安全网,把募捐所得真正用到刀刃上,从而放大爱心价值。简单地说,通过“一网可查”,可以及时了解公益组织和个人以及受助者的真实信息,让大家做出综合评判,从而做出正确选择,防止募捐资金“跑冒滴漏”,把每一分钱都用到当用之处,惠及更多真正需要救助的人。

    其次,慈善信息“一网可查”能促进行业自律。当下,爱心组织和爱心人士不断涌现,其温暖社会的慈善作用无可替代。但是,事物往往都具双重性,有少数别有用心的人打着网络募捐的旗号诈捐、过度捐,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而实行全国“一网可查”,可以形成较强的警示和震慑作用,使之不敢违规、不能违规。否则,轻者会遭到舆论的质疑和吐槽,情节严重者还将受到法律的惩处。

    再则,慈善信息“一网可查”将推动慈善业行稳致远。近年来,群众通过互联网进行个人筹款而引发争议的事件时有发生。虽然原因多种多样,但归根结底还是由于慈善信息没有实现共享,让少数人钻了空子。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建立全国慈善信息“一网可查”制度,可以让网络募捐更实用、更规范,可以有效杜绝不良现象的再次发生,让慈善效益精准化、最大化,推动慈善事业行稳致远,从而惠及社会和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