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 经济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目录
推进兼并重组 钢铁业开启新一轮“去产能”
科创板改革“试验田”示范效应越来越强
治理违规App不能雷声大雨点小
数字图解
 
2020年7月2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下一篇  
 
推进兼并重组 钢铁业开启新一轮“去产能”

    “目前钢铁行业僵尸企业已基本出清。”国家发展改革委产业发展司一级巡视员夏农日前透露,钢铁行业产能利用率逐步回归合理区间。但多位专家表示,防范钢铁产能过剩压力将长期存在。

    防产能过剩是长期任务

    虽然去产能效果明显,但中国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党委书记李新创表示,中国钢铁行业防范产能过剩的压力将长期存在。

    李新创指出,一方面,随着中国经济逐步转向高质量发展,单位GDP钢材消费强度将呈下降趋势,中国钢材需求将处于减量调整阶段。另一方面,受国际贸易摩擦频发、其他国家与地区钢铁产量持续快速增长的影响,中国钢材出口量整体呈下降态势。

    需注意的是,在需求端明显收缩的同时,供给端却仍保持增势。李新创指出,今年上半年,黑色冶炼及冶延加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增速长期处于工业行业领先位置,月度均高出制造业投资增速21个百分点以上。同期,中国粗钢产量49901.1万吨,占全球粗钢产量的57%以上,累计日产274.18万吨,折合全年粗钢产量将突破10亿吨。特别是6月日产粗钢首次突破300万吨,创历史新高。

    “预计近8000万吨产能今年投产。”李新创指出,钢铁产能较短时间内集中释放,难免会对市场产生较大冲击。特别是在疫情导致国内外市场需求回落的情况下,钢铁行业很可能再次出现供大于求的局面。

    去产能不到位问题仍存

    夏农指出,严禁新增产能是钢铁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但部分企业仍存在新增产能零容忍高压态势下,不及时关停被置换产能,谋求以种种理由启动建设,时而发生违法违规问题。

    此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信部下发“关于完善钢铁产能置换和项目备案工作的通知”指出,2016年以来,部分地区备案实施了一批钢铁产能置换项目。但从实际情况看,一些项目产能置换手续不完善,有的存在“打擦边球”借机扩大产能的问题,一些项目在布局、规模等方面缺乏统筹规划,影响了钢铁产业健康发展。

    工信部原材料司一级巡视员吕桂新表示,存在法院查封设备、企业不配合、地方审核把关不严等问题,进而出现如以停代关,未公示先建设等不合理、不规范的现象,增加了新增产能的隐患。

    加大兼并重组力度

    有业内人士透露,我国钢铁行业“去产能”将进入量变到质变阶段,一方面形成具体总量控制;另一方面,则是调整产业链布局与结构,大幅提高产业集中度水平。

    为了更好开展下一阶段“去产能”,自今年1月24日起,我国已暂停钢铁产能置换和项目备案,同时要求各地区全面梳理2016年以来备案的钢铁产能项目,并开展自查自纠,确保项目符合安全、环保、能耗等相关要求,已投产的要确保被置换产能全部拆除到位。

    “去产能”这条红线不能碰。夏农表示,必须巩固化解过剩产能成果,全面完成化解钢铁过剩产能既定目标任务。同时认识到解决钢铁行业布局不合理等结构性问题,必须坚持在控制产能总量的前提下调整优化存量,推进钢铁行业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

    目前,地方已加大钢铁兼并重组力度。日前,山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布《山西省钢铁产业转型升级2020年行动计划》,以打造山西省特种金属材料产业集群创新生态和千亿产业培育为着力点和主攻方向。河北方面发布《河北省钢铁产业链集群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明确,加快推动企业兼并重组,着力构建以世界级大型集团为引领、国内具有较强影响力集团为支撑、新优专特企业为补充的梯次发展格局。(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