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 社会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目录
多方合力攻克白色污染难题
23万人的命运转折
 
2020年7月2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篇  
 
23万人的命运转折
——我国最大易地生态移民安置区的脱贫密码

    22年前,这里是一张人迹罕至的“白纸”,风吹石头跑,天上无飞鸟;如今,这里是一幅安居乐业的画卷,绿染荒原千里秀,洗尽贫寒满目新。

    自1998年起,在素有“贫瘠甲天下”之称的西海固地区难以就地脱贫的部分群众,怀揣着对新生活的向往迁往地势相对平坦的宁夏吴忠市红寺堡。随着23万余人的陆续迁入,红寺堡这片罗山脚下的土地,也由昔日的荒原渐渐成为我国最大的易地生态移民安置区。

    从贫困发生率超过三成,到如今的0.76%;从被视为宁夏脱贫攻坚硬骨头中的硬骨头,到今年3月退出贫困县序列;从迁入时仅有一口铁锅和破旧铺盖,到现在开汽车、住新房……移民的日子天翻地覆、新家的变化日新月异。

    从苦涩荒原到幸福绿洲,这片土地沧桑巨变的奥秘何在?

    生活,在汗水中发芽

    幸福生活的“厚度”,取决于重视教育的程度。

    作为移民区,红寺堡的贫困学生多。为了让每一个贫困学生都能有学上,当地用好国家、自治区和社会各界助学措施:高中、中职、高职、大学本科等阶段的建档立卡户学生,以及非建档立卡户二本以上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每人每年可获得1000元至7000元不等的资助;对贫困程度较深的马渠生态移民区,筹措专款免除幼儿园保教费,补助幼儿生活费……不仅如此,2017年红寺堡在宁夏率先设立教育扶贫基金,在财政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每年筹措不少于1000万元,对贫困学生进行常态化资助。

    每个被教育改变命运的农村孩子背后,都有一批乡村好老师。可乡村学校凭啥留住好老师?凭待遇,凭关爱。

    按照学校离城市远近、艰苦程度,核定农村教师补贴,最近的人均每月可享受260元补贴,最远的可享受860元;每年为45岁以上的教师免费体检一次……大力度的倾斜政策,让教师队伍扎下了根。靠着扎根乡村的名师指路,红寺堡区高考一、二本上线率连续多年在西海固九县区中名列前茅;中考、高考成绩居吴忠市前列。

    升学率的提高,是更多农村孩子命运的改写,是一个个贫困家庭的“脱胎换骨”。

    村民马忠莲的家在红寺堡区新庄集乡红川村,推开家门,干净整洁的地板、时尚的水晶灯和新款沙发,充满着都市气息。

    “红川村的大学生,不仅是全村摘穷帽的底气所在,更是红火日子的保障。”红川村驻村第一书记杨虎说,全村常住人口4900多人,近4年已毕业大学生150人,目前还有210人在大学就读。

    红川村只是红寺堡区众多村子中的一个。“教育扶贫不仅逆转了贫困学子的个人命运,更是脱贫攻坚中阻断穷根的关键一招。”红寺堡区区长谭兴玲说,让每一个孩子上得了学、上得好学,是决胜小康社会的“虑长远”之策。

    幸福,在“心安处”生长

    幸福生活的“温度”,要看乡村治理的力度。

    红寺堡区克服财政困难,整合各类资金2400多万元,在全区64个行政村高标准建设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并细化管理方案。昔日搓麻将的手玩起了篮球,骂仗的嘴唱起了秦腔……如今,农闲时节,广场舞、唱秦腔、篮球赛等成了各村“标配”。

    在红崖村,乡里乡亲越走越近:村民自发组建起的“红袖标”巡逻队,及时发现建档立卡贫困户何文花家牛棚失火,保住了这家人的致富希望;村民杨军成遭遇交通事故,乡亲们自发捐出7万多元助其渡过难关……

    提升乡村凝聚力,光靠文化还不够。在鼓励村民建立红白理事会、村民调解委员会等的同时,红寺堡区综合考虑村组巷道布局、姓氏家族等因素,按照每5至15户推举1名代表的方式由农户自行推荐村民代表,让群众更积极主动地参与乡村治理。

    “以前有村民担心村干部优亲厚友不公正,现在,更加公开透明的村务处理模式增强了干群互信。”新庄集乡人大主席锁金银说,人心齐,是乡村振兴的保障。

    此心安处是故乡。如今,再有人问“你是哪里人”,越来越多的村民会自豪地说:红寺堡人!

    有人说,曾经生活在西海固、因脱贫无望而迁出的红寺堡人能脱贫,是一个奇迹。但红寺堡人说,黄河为鉴、罗山可证:奇迹,是奋斗的另一个名字。没有党的富民政策持续滋润,没有23万多名干部群众踏石留印、接续奋斗,荒原怎会有奇迹!

    (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