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 中国商报
 下一版  
    标题目录
多彩活动迎国庆
引领消费升级 新一线城市“崛起”
物流制造相融相长
全链条协同是关键
 
2020年9月3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篇   下一篇  
 
更具IP性更重时尚感 抢抓消费体验新触点
引领消费升级 新一线城市“崛起”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入到新阶段,人口加速向中心城市、大都市圈和城市群集聚,这就使得消费需求等消费资源也在加速向中心大都市集聚。成都、杭州、重庆、苏州等新一线城市消费市场活跃度较高,呈现出鲜活蓬勃的城市发展面貌。

    眼下,正是提振消费、经济不断恢复的关键时期。由不同空间承载、嵌入不同文化内涵,并由此汇聚流量的新一线城市正努力营造着属于自己的独特消费市场。那么,与传统的一线城市相比,从扩内需促消费的角度看,新一线城市有哪些新特点呢?

    集聚强势吸引力

    据《2020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显示,2020年,15个进入新一线的城市依次是:成都、重庆、杭州、武汉、西安、天津、苏州、南京、郑州、长沙、东莞、沈阳、青岛、合肥、佛山。与去年相比,合肥和佛山取代了昆明、宁波,第一次进入新一线城市名单。

    对于头部新一线城市而言,在顶级商圈建设的赛道上弯道超车一线城市并非不可能。特别是在人口规模较大的中西部大城市,如重庆、成都、西安、武汉,它们的商圈平均每天总共能吸引超过100万人前往。同时,基础商业体量的上涨也是城市商业力量上升的信号。成都、杭州、重庆、苏州等城市人口活跃度最高,呈现出鲜活蓬勃的城市面貌。

    以电竞酒店发展为例,新一线城市是最为热门的城市。同程旅行发布的《2020年电竞酒店消费趋势报告》显示,成都人更加热衷电竞酒店,北京与西部地区则相对热度较低。今年电竞酒店全国十大热门城市分别是:成都、苏州、西安、长沙、郑州、重庆、上海、合肥、杭州和深圳。业界分析,随着社交平台的多元化,不同平台吸引的用户群体差异越来越鲜明,也将城市的社交活力氛围区分开来。

    抢抓消费新触点

    如今,消费市场被赋予更多具有时代性的标签,包括更具IP性、更注重时尚感、应用新技术、消费的时间限制被进一步解放等。专家认为,新的消费触点应运而生。在新一线城市成都和重庆,首先要提的就是网红经济,那些自带流量的大IP让成渝消费极具网红特征。

    无论是令本地消费者和外地游客都忍不住打卡的IFS顶层大熊猫装置,还是刚开业就爆红的重庆来福士水晶连廊,成渝地区从来不乏地标级IP。从数据来看也可窥见一二:2019年,成都短视频的点赞数仅次于北京,位居全国第二;2018年,重庆的抖音短视频播放量全国居首。成都的大熊猫繁育基地、太古里、宽窄巷子与重庆的洪崖洞等更是热门的网红打卡地,在节庆假期迎来一波又一波消费热潮。

    与此同时,社交媒体、短视频平台的兴起更带动了直播带货等社交消费蓬勃发展,为当今消费提供了新的转化途径。受此冲击,零售商与电商平台均更加强调线上商品的互动体验。

    新兴的消费体验也成为转化流量的触点,形式丰富多样的首店融入科技、场景等全新元素,成为消费者追捧的焦点。对于城市而言,首店经济已成为反映城市商业能级、消费力、包容度、创新力以及城市辐射力的综合指标。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上半年,成渝地区引入首店约135家,领衔新一线城市。

    此外,夜经济也是一个亮点。实际地理时区均位于东七区的成都和重庆,相比东部城市则具有发展夜间经济的先天优势。2019年,重庆荣获“中国十大夜经济影响力城市”并位居榜首,成都同样入选。夜间焕发新的活力,更串联起周边点状的商业项目,为夜间消费带来更多触点。

    争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的《关于以新业态新模式引领新型消费加快发展的意见》提出,到2025年,将培育形成一批新型消费示范城市和领先企业,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在目前的基础上再有显著提高。

    这其中,消费示范城市是一大重点。近期,包括杭州等地纷纷提出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目标,而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也将在扩大内需和消费升级中起到重要的引领作用。

    不久前,杭州召开了推进新消费工作会议,提出要精心打造数字消费之都,全面打响“新消费·醉杭州”品牌,高水平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为率先形成新发展格局提供有力支撑。武汉也出台了《全市加快新消费引领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年)》,提出到2021年,形成现代化商业聚集地、国际化消费目的地、便利化时尚宜居地,打响“武汉购”品牌。

    国家发改委副秘书长高杲表示,消费中心可理解为以中心城市为依托、辐射周边、综合承载能力强的消费高地或者集聚区,应具有服务体系健全、配套设施完善、内外循环畅通、供给业态丰富、引领集聚突出等特征,可以分为国际和全国性消费中心、区域性消费中心和地方特色消费中心,这三个层级的消费中心衔接互动、梯次发展、优势互补,构成覆盖全国大市场的消费地区格局。(依 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