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 旅游导报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目录
各地积极编制“十四五”文旅发展规划
 
2020年10月2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下一篇  
 
聚焦文旅融合 推动高质量发展
各地积极编制“十四五”文旅发展规划

    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厅长姜继鼎表示,河南省“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编制对于推进河南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助力建设文化旅游强省、推动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图为今年国庆期间游客在位于河南安阳的中国文字博物馆参观。本报记者 杨宏生/摄

    今年以来,各地积极编制“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十四五”文旅发展规划是2018年文化和旅游部组建以来的第一个五年规划,是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将指导今后一段时期的文化旅游业健康发展。但也有专家指出,目前各地制定出台的文化和旅游发展相关规划仍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建议将新技术、新模式、新创意引入文旅产业,培育新业态、新产品和新服务,形成适应市场需求,不断自我更新、自我优化的产业高质量发展逻辑。

    孙威 本报记者 杨宏生

    今年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四五”规划编制启动之年。为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建设、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做好文化和旅游产业这一幸福产业,各地正在积极编制“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

    文化和旅游部党组书记、部长胡和平在日前召开的文化和旅游部“十四五”规划专家委员会成立会议暨“十四五”规划研讨会上表示,“十四五”时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谋划好“十四五”时期文化和旅游发展十分重要。要注重战略性、把握规律性、体现创新性、突出实践性,深入调研、精心组织,高质量完成“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编制任务。

    规划引领文旅融合

    “去年地方文化和旅游部门陆续整合以来,各地忙于理顺机构、熟悉业务,对于文旅融合更多只是停留在‘摸着石头过河’,缺乏长远发展规划引领。”旅游发展战略专家张燕渤表示,通过“十四五”规划尽快完成顶层设计,使之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对指导今后一个时期内文化旅游业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当前,全国多地文旅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已经启幕。记者梳理发现,多地在积极编制“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过程中,均着眼于文旅高质量发展,文旅融合成为规划重点内容。

    10月10日,海南省省长沈晓明主持召开座谈会,研究海南省“十四五”旅游产业发展规划编制工作。沈晓明要求,要坚持质量优先和全域旅游,重点发展购物、度假、康养、会展等内容,推动海南旅游产业高质量、高效率发展。

    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一级巡视员翟玉虎表示,要高度重视规划编制工作,加快进度、提高效率,高质量完成规划编制任务。

    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厅长姜继鼎在8月17日召开的河南省“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编制工作推进会上表示,规划的编制对于推进河南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助力建设文化旅游强省、推动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甘肃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陈卫中日前表示,要深入分析甘肃文化和旅游业发展现状和优势,认真谋划好甘肃省“十四五”文化和旅游业发展规划,加快促进文旅产业提质增效、高质量发展。

    8月20日,陕西省副省长程福波在该省文化和旅游厅调研陕西省“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编制工作时表示,编制陕西省“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时,要把准方向,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

    “要提高站位,以规划编制为契机,着力推动全县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8月7日,在江西省宜春市万载县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和万载县文化和旅游发展“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动员会上,万载县政府副县长袁常青说:“未来5年是我县文化和旅游业高质量融合发展的五年,也是各项重点工作大有作为、取得实质性突破的5年,对此我们充满信心。”

    中国旅游研究院副研究员吴丽云表示,文化和旅游行业要充分发挥文旅融合发展的动能作用,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不断优化产业结构,改造提升传统业态,持续培育新业态、新产品、新服务,提高产业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推动产业由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变。

    聚焦优势突出特色

    谈及各地“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编制工作时,旅游发展战略专家张燕渤表示,要用更广阔的视野来发掘自身发展优势。既要向内看,更要向外看,要把自身资源纳入特定区域内进行对比分析,找出比较优势;既要看眼前,更要看长远,要用发展的眼光发现潜在的旅游热点;既要看旅游本身,也要看其他产业,要用全域旅游的理念发现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的新机会。

    据不完全统计,广东、河南、青海、湖南、河北、山东、海南等地在编制“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过程中,均强调要着眼于自身资源优势,挖掘地方文旅特色。

    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汪一洋表示,广东文化和旅游行业将进一步加强改革创新和开放交流,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将抓紧谋划广东省“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重点推进文旅基础设施融合升级、做强做优文化和旅游特色产业等工作,积极发挥文化和旅游业的主力军、生力军作用,着力构筑人文湾区和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将广深港澳珠等城市串珠成链,打造湾区风貌旅游“金项链”。

    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李延庆表示,要做好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传承红色基因、推动文化繁荣兴盛等重要问题的研究分析和未来五年的发展布局;要紧抓国家重大战略部署机遇,以大运河、长城、长征、黄河、一带一路等多项国家重大战略在河南交汇迭加为契机,推进文化旅游融合高质量发展;要以县域经济、中原城市群、国家中心城市、全域旅游、传承红色基因为导向,整合河南乡村振兴、古都文化、历史传承、艺术创作、红色旅游、研学教育等资源,着力将文旅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优势。

    就编制好“十四五”文化和旅游产业规划,海南省省长沈晓明要求,要进一步研究用好自贸港政策推动旅游业发展、做足海的文章、突破康养产业发展瓶颈、构筑与海南相适应的人才集聚和创新中心等课题。

    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要求各地要围绕“十四五”文旅产业发展和黄河高质量发展做好产业融合的文章,抓紧梳理相关重大项目,争取纳入省级和国家规划。

    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要求着眼于河北省特殊区位和省情,对标京津冀协同发展、雄安新区规划建设和北京冬奥会筹办“三件大事”,着眼于长城、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重大战略,紧盯通武廊市域(郊)铁路、大兴国际机场等重大项目,结合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和文旅产业布局,切实把控好规划坐标和发展定位。

    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相关负责人说,“规划力求通过发挥齐鲁文化优势,大力发展精品旅游,打造文旅融合发展新高地、国际著名文化旅游目的地。”

    专家表示,规划编制要特别注意在全域旅游资源观的引导下,加强全域文旅特色资源开发,推动文化资源宜游化保护性开发,促进文化资源向旅游资源的转化。此外,规划编制应突破传统的资源分析框架,挖掘能够充分代表自身文化特质、对客源市场有吸引力、具有充分市场竞争力的文化旅游资源。

    诸多问题亟待解决

    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一级巡视员翟玉虎表示,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十四五”发展规划是该省文化和旅游厅组建以来的第一个五年规划,与编制“十三五”文化发展规划、“十三五”旅游发展规划相比,面临很多新任务新情况新问题,要求更高、难度更大,对编制工作提出了更大挑战。

    “准确把握当前工作的发展现状、发展瓶颈、困难短板,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建议、发展举措。”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王琳副厅长5月20日在山西省“十四五”文化和旅游业发展改革规划编制工作启动会上说。

    相关专家表示,各地在制定“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中也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毕竟,文化和旅游具有天然的耦合性,但是,以往的融合一般属于自发性融合,缺乏系统和科学的理论指导。

    例如,目前的文旅产品结合仅停留在文化表层,融合内容浅薄、形式单一。文旅产品的设计总体上还处于简单融合、模仿的阶段,产品创新性不足。所以,规划应该是融合发展的规划,既要认清文化和旅游的差异,也要通过规划实现文化和旅游的乘数效应。要创新文旅融合发展模式,通过业态创新、产品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科技创新等多种创新手段,形成文化旅游产业布局。中国旅游研究院副研究员吴丽云表示,要将新技术、新模式、新创意引入文旅产业,培育新业态、新产品和新服务,形成适应市场需求,不断自我更新、自我优化的产业高质量发展逻辑。

    此外,受到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国民收入水平差距影响,我国旅游业呈现出“东强西弱、南强北弱”的特点。文化旅游的开发顺应了旅游业的发展趋势,在经济发达的区域,文旅融合程度较高,在经济欠发达区域,尚未形成大规模性的文化旅游产品聚集。专家表示,规划要重点解决区域文化旅游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以高质量发展为前提,立足区域产业和项目需求,强化区域产业发展的统筹协调和密切配合,突出文化旅游要素的互补互融,突出规划的协同性要求。

    当前,在文旅融合的发展和研究中,无论是业界还是学界,大多只停留在分析融合现状的基础上,对文旅融合的方法论体系未进行深入的分析。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王琳副厅长说,要积极构建“十四五”文化和旅游业主要发展指标体系,科学设置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指标、文化和旅游产业指标、文艺创作指标、旅游业转型升级发展指标、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指标等,切实发挥指标的“指挥棒”和“风向标”作用。

    有关专家表示,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化和历史大国,但是文化输出较弱,缺乏文化旅游方面的世界品牌。“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应该加强文化旅游品牌的建设,扶持龙头企业,让我国文化旅游更多品牌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成为带动我国文化旅游发展的标杆。

    观点〉〉〉

    实现五大创新

    推动文旅发展

    “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的编制应在全域旅游、多规合一、科技创新、空间优化、文旅融合五大方面实现创新,为文化旅游的发展提供战略蓝图和落地指南。

    全域旅游引领,一体推进文旅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域旅游把旅游业作为一个与社会经济各方面密切联系的整体,着眼于旅游行业的内在质量全面提升,进而带动国民生活品质、生态环境和文明程度的全面提升。“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要构建城乡全域旅游发展的格局,结合当地现状实际和未来的发展要求,探索出因地制宜的发展模式和循序渐进的提升路径,实现地方各个领域变革优化。

    多规合一,加强文旅融合顶层设计与科学管理。要积极推动各级政府以“十四五”规划为契机,开展相关研究,谋划融合发展新思路,出台促进文旅融合发展的相关规划和针对性政策,完善文化和旅游领域政策、法规、规划、修订等工作。“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要摒弃以往旅游规划空间布局的粗放方式,突出规划的落地性,将文化旅游发展规划与国土空间规划有机整合,考虑环境的承载力,确定开发边界和开发红线,为文旅融合发展的科学管理提供管理依据。

    科技创新,通过信息技术革命引导旅游行为。新技术为文旅产业创造了很多新玩法,也催生了很多消费场景,从而起到刺激文旅消费的作用。“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必须充分预测可能出现的新机会、新问题、新挑战,将先进信息技术运用到文化旅游发展中,引导科学的规划目标设定和规划决策。同时,建立智能化信息平台提高文化旅游发展规划编制和管理的科学性,以科技创新为基础,覆盖产业规划到开发的全过程,真正起到规划引导行业发展的作用。

    优化空间布局,统筹城乡一体化建设。规划要构建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发展格局,充分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农业,不断提高旅游接待人数和收入水平。规划需站在城乡融合发展的高度,全面整合跨城乡、跨区域的文旅资源,加快泛文旅产业的集聚性发展,将文化旅游发展规划融入贯彻到城乡建设、脱贫攻坚、土地利用、生态保护等各类规划中。规划应当遵循城市与乡村文化旅游发展一体化理念,在坚持城市与乡村错位发展的基础上,促进城乡各类文化旅游资源的双向流动,以此加快推进城乡融合发展。

    推动文旅融合,树立文化旅游品牌新IP。遵循旅游发展与文化传承理念,是规划编制的必然要求。作为综合性、带动性极强的产业,文化旅游呈现出多领域、多产业、多区域融合发展的势头。在文旅融合IP体系中,IP创新的本质是文化提升,中国文化IP和企业文化IP在旅游新时代都需要不断地创新提升,有组织、有计划、分步骤地构建目的地IP创新体系,形成目的地IP建构的行动计划。

    总之,要以文化旅游的高质量发展为要求,在充分梳理文化旅游发展机理的前提下,系统谋划文化旅游发展。此外,把握规划的高站位与全局性,注重规划的战略导向作用,体现科学化、全局化、规范化,增强规划的前瞻性。(宗 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