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 收藏拍卖导报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目录
一篇微信文将它推上“热搜”
 
2019年10月3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篇微信文将它推上“热搜”

    CNSPHOTO提供

    作为90周年校庆庆典的序篇,10月7日,重庆大学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馆藏的342件展品均来源于个人捐赠。

    近几年,发力于博物馆建设在高校很常见。据悉,如今我国97所“211工程”大学都有博物馆,甚至有的还不止一所。

    ●本报记者  王菁菁

    或许在此之前,重庆大学博物馆的筹办方并没有想到,刚开放不久,该馆就被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旋即不得不暂停闭馆。

    事件的导火索来源于10月14日一篇标题为《重庆大学耗资670万建了一座赝品博物馆?》的微信。署名为“江上”的该文作者以亲身参观的经历,配以现场图片,描绘了该馆正在展出的部分展品,比如“一架独步古今、僭越礼制、颠覆历史的超标豪车”“高达一米多的汉代雁鱼铜灯plus”“把电镀工艺和人造宝石的历史向前推进了两千多年的乌龟”“挂着现代才有的洋蓝、大到没朋友的唐三彩仕女”等等。作者认为不少展品与史料记载和考古发现相悖。

    据介绍,今年10月12日是重庆大学建校90周年纪念日。而这所博物馆正是作为校庆庆典的序篇,于10月7日正式对外开放,并同时推出了“大象有形——中国古典造型艺术展”。馆藏的342件展品则均由重庆大学人文艺术学院原常务副院长、教授吴应骑捐赠,其中青铜器22件、陶瓷161件、玉器159件。

    对于高校博物馆来说,耗资670万元并不是一笔小数目。随着媒体采访的介入,有关该博物馆成立的来龙去脉被公之于众。而经过梳理可以看到,公众质疑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质疑之一:

    展品经过鉴定了吗

    有消息称,早在2015年,重庆大学就邀请了国内14位博物馆建设及文物专家就吴应骑对重庆大学拟捐赠的藏品进行评估,并对筹建重庆大学博物馆和重庆大学文博研究院的可行性进行了论证。当年重庆大学的官网新闻中对此也有报道,“来自文物界、学术界的多位专家表示吴应骑藏品种类齐全,部分藏品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艺术、社会学研究价值,拟捐赠的藏品具有重要的教育和科研价值”。

    不过,中国商报记者在重庆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官网和重庆大学的官网中都没有看到关于此次评估的消息。仅在前者于今年3月发布的信息中看到,校内机构相关负责人就吴应骑捐赠藏品的移交事宜达成了共识。据有关媒体报道,10月15日,重庆大学官网已经撤下了关于论证会的报道。

    媒体报道:

    “这次重庆大学博物馆开馆本来是我国博物馆界特别是高校博物馆界的一件喜事,没想到却被曝出藏品可能存在问题。当然,究竟是不是赝品或者有多少是赝品还需要专家鉴定,不过从曝光的一些照片看情况不乐观。”上海大学党委副书记、故宫博物院原副院长段勇表示。《中国新闻周刊》

    这14位专家中大部分并非文物鉴定专业。例如其中北京电影学院的胡德智其实是该院现代创意媒体学院动画理论的客座教授。公开资料显示,胡德智和吴应骑都是1982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中国传媒大学亚洲传媒中心郝卫东教授直言:“这些东西我不太了解。当时是吴应骑还有重庆大学邀请我去的,我就是想观察一下大学办博物馆这样的文化产业方向。因为我是研究文化产业的。” 

    《南方周末》

    重庆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官方网站曾在2015年12月31日发文中提到,“中央美术学院前党委书记、中国美术家协会雕塑艺委会主任盛杨等表示吴应骑藏品种类齐全,数量众多,体系完善,是承载着中华文明的符号”。然而,10月17日,盛杨说:“我们根本没有在会上看到过他的藏品,没有以专家的身份论证藏品的价值,也没有说过他的藏品怎么好、怎么全、怎么系统这样的话。”盛杨表示,那场会的主题就是“吴应骑要把他收藏的东西捐给重庆大学,重庆大学的领导也表示欢迎”,与会人员也觉得“吴应骑捐赠的行为很不错,重庆大学作为工科大学还要搞一个博物馆,也很可贵。” 《新京报》

    10月15日,吴应骑的女儿吴晓妮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在展品移交给学校之前,吴应骑主动要求校方对展品进行过鉴定。但学校何时为这批捐赠品举行过鉴定,程序以及鉴定结果如何,却不得而知。

    澎湃新闻

    质疑之二:

    捐赠者何许人也

    舆论关注的另外一个焦点,则是好奇捐赠者吴应骑的身份与背景。重庆大学官网资料显示,吴应骑是该校艺术学院的离退休专家,1982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介绍称,其长期从事教学、编辑、研究、创作工作,历任中国期刊学会理事、长城学会会员、四川美术学院教授委员会委员等职务。介绍中还提到,吴应骑青年时就嗜收藏,精于鉴赏,喜爱书画和瓷器,并专攻中国美术史,著有多部相关著作。

    媒体报道:

    多位接受采访的吴应骑前同事均评价其“人脉很广、圈子很大”。借助收藏的名气和广泛的人脉关系,吴应骑和子女在文化艺术行业中做起了生意,吴家公司数量众多、经营范围极广。《新京报》

    吴应骑前同事、曾在四川美术学院任教的林木曾写信举报吴应骑曾售卖假画。据林木回忆,“当时我还写了一篇《假教授卖假画》文章,然后又找了川美学院几十位老教授联名写信上告,后来吴应骑把费用退给了买家,学校也把他免职了。”四川美术学院美术理论系教授陈宁(化名)表示,林木所言属实。吴应骑还曾在川美担任陈列馆馆长,因假画事件被罢免后调去了重庆大学。界面新闻

    吴应骑女儿吴晓妮告诉记者,当年确有假画风波,但此事与父亲无关,父亲也没有因此被免职。对于造谣者,她将采取法律手段。

    《北京青年报》

    2003年,吴晓妮控股、吴应骑参股的重庆国立美术研究院成立,经营范围包括艺术品咨询,零售瓷器、工艺品等……这个位于重庆珊瑚公园的私人展览馆大约1000平方米,曾展出147件私人藏品。对于他的展品,多位圈内去看过的人回来后,都当作笑料谈,“玩真货的人都一笑置之。”重庆资深藏家孟言旭说。

    《中国新闻周刊》

    质疑之三:

    校方建馆是否草率

    近年来,发力于博物馆建设在不少“双一流”高校中比较常见。公开信息显示,重庆大学博物馆位于虎溪校区,总投资605万元,建筑面积千余平方米,包含展厅、会议室、办公室、精品储藏间等。在此之前,该校相关负责人在接受当地媒体采访时曾表示,“建设双一流高校的必备条件之一就是学校要有博物馆。”“今后,学校还将建设2万多平方米的博物馆新场地,将一些体现学校教学科研成果的展品放置进来”。

    有意思的是,此次新开放的重庆大学博物馆,馆长正是吴应骑的儿子吴文厦,吴应骑的儿媳则担任博物馆展览部主任。有业内人士认为,名人纪念馆或是私人博物馆由家人来打理无可厚非。但作为高校博物馆,使用的是公共资金,在人事任命上需要谨慎。

    媒体报道:

    吴晓妮表示,重庆大学博物馆现任馆长吴文厦是其兄长,但父亲从来没有利用职务影响把他调到自己身边,“哥哥(吴文厦)之前在重庆大学工作十几年,资历没有问题的,在这点上我们问心无愧。”吴文厦则表示,重庆大学正在调查,学校宣传部门会统一对外发布,他强调自己作为事件当事人,不便多说。

    澎湃新闻

    目前文物部门已就此事介入调查。对此,业内人士质疑,重庆大学博物馆建设前后历时多年,为何审批程序缺失?学校和博物馆究竟是什么关系?

    新华每日电讯

    重庆文物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处的处长严小红明确回复记者说,博物馆的设立,应当向馆址所在地文物主管部门备案,目前重庆文物局尚未收到重庆大学博物馆的设立备案申请。另外,博物馆举办陈列展览,应当在陈列展览10个工作日前向展览举办地文物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备案,重庆文物局同样没有收到重庆大学博物馆的举办展览备案申请。

    大河报网

    微言微语

    此次风波发生后,大众的关注点又一次落在了高校博物馆上。

    @潘志涛

    博物馆的作用多是向大众传播文化,提升审美趣味,这种展览能留给后人什么?更多是文化传播的绊脚石吧。

    @王远波

    是不是赝品不重要。现在大学的主要任务是文化普及,不是珍品之争。如果是仿制品,作为一所工科院校为主的学校,把仿制工艺一并说明,岂不更有意义。工科是干啥的?是设计、制造为主。

    @鸢

    我当时参加重大博物馆的开幕式,从开幕式的各种细节,就觉得完了,博物馆悬了;后来一进展馆,就知道会“出名”了,因为我们普通人都发现了这些展品是“哄鬼”的。不晓得评论里喊冤的那些人,是不是脑子被门挤了。真的都不好意思讲自己是重大人。

    @彼岸

    真精彩!作为考古学博士,终于有机会看到了能让我赏心悦目的生坑,顺便考核了一下自己的业务水平。看来我视野不够,读书太少,对我们国家的历史文化遗产研究远远不够,还有很大进步空间!回头准备再考一次博士,就读这位教授的。

    @寻找回来的世界222

    捐赠的文物真假暂且不说它。据说是无偿捐赠,那问题来了,被捐赠者以及亲属有没有在学校得利,比如评级、晋级、待遇等方面,我觉得这是问题的关键!本人猜测,这是借着假文物的名义,肥一己私利罢了。

    @白日梦幼儿园扛把子

    建设双一流高校的必备条件之一就是学校要有博物馆,在利益面前,不要高估人的品格;其背后有巨大的利益链条。怎么办?制度和程序必不可少,还需要信息公开透明化。

    (以上评论观点摘自微信公众号“江上说的”、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