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报
2024年06月14日
第03版:财金
版权声明

《中国商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商报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商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商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商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维护市场交易秩序和公平 保护中小投资者权益

程序化交易新规出炉 加强高频交易监管

    随着新型信息技术广泛运用,程序化交易已成为重要的交易方式。在业内人士看来,程序化交易有助于提升市场活跃度和提高交易效率,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市场流动性。图为上海证券交易所办公大楼。

    CNSPHOTO提供

  本报记者 马文博

  近日,上交所、深交所、北交所均发布《程序化交易管理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实施细则),对程序化交易报告管理、交易行为管理、信息系统管理、高频交易管理、监督检查等事项作出细化规定,引发业界关注。

  专家表示,实施细则的制定和发布为程序化交易投资者规范自身行为提供了明确指引,有利于维护市场交易秩序和公平。

  完善具体制度细则

  今年5月15日,证监会正式发布《证券市场程序化交易管理规定(试行)》(以下简称管理规定),对证券市场程序化交易监管作出总体性、框架性制度安排。为推动管理规定落地见效,此次三大交易所细化完善了具体制度措施。

  具体来看,三大交易所的实施细则是管理规定相关内容的全面配套和有序衔接。主要内容包括:一是报告管理。规定了程序化交易投资者的报告内容、报告时限、变更报告等要求,以及会员对客户的报告管理职责等内容。二是交易行为管理。细化四类重点监控的程序化异常交易行为类型,明确机构、会员的合规风控职责。三是信息系统管理。三大交易所细化了程序化交易技术系统的具体要求及测试要求,对会员回报监测、交易单元管理等作出规定。此外,沪深交易所还明确了增值行情收费管理要求,具体费用标准将另行规定。四是高频交易管理。明确了高频交易的认定标准,规定对高频交易从严监管,并提出了额外报告、提高交易费用等差异化管理要求,对不存在高频交易情形的,适用程序化交易的一般管理要求。五是监督检查。规定三大交易所可以根据自律管理需要,对涉及程序化交易相关主体进行现场或者非现场检查,对违反实施细则的相关主体,三大交易所可依规采取自律监管措施或者纪律处分。

  另外,上交所和深交所还对沪股通、深股通程序化交易管理作出规定。明确沪股通、深股通投资者按照内外资一致的原则,参照适用实施细则报告管理、交易行为管理、高频交易管理等相关规定;明确了沪股通、深股通投资者的报告路径、监管协作安排等内容。

  《上海证券交易所程序化交易管理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起草说明称,近年来,随着新型信息技术广泛运用,程序化交易已成为重要的交易方式。程序化交易有助于提升市场活跃度、提高交易效率,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市场流动性。但程序化交易特别是高频交易相对中小投资者存在明显的技术、信息和速度优势,一些时点也存在策略趋同、交易共振等问题,加大市场波动。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研究生院特聘导师柏文喜对中国商报记者表示,程序化交易通常采用量化模型进行交易,实施细则的出台可能会降低市场的波动性,使市场更加稳定。

  明确异常交易情形

  值得关注的是,实施细则结合程序化交易行为特点,对异常交易情形作了进一步明确,是三大交易所首次对程序化异常交易行为作出规定。

  三大交易所提出,可能影响交易所系统安全或者正常交易秩序的股票异常交易行为包括:一是瞬时申报速率异常,指极短时间内申报笔数巨大,即1秒钟内申报、撤单笔数达到一定标准;二是频繁瞬时撤单,指日内频繁出现申报后迅速撤单、全日撤单比例较高;三是频繁拉抬打压,指日内多次在单只或者多只股票上出现小幅拉抬打压;四是短时间大额成交,指短时间内买入(卖出)金额特别巨大,加剧主要指数波动;五是交易所认为需要重点监控的其他异常交易行为。

  我国资本市场程序化交易起步比较晚,但发展速度较快。此前有数据显示,程序化交易投资者持股市值占A股总流通市值的比重在5%左右,交易金额占比约29%。

  艾文智略首席投资官曹辙对记者表示,程序化交易的实施细则将有助于规范市场秩序,减少市场操纵和内幕交易等违规行为,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实施细则对程序化交易的风险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助于降低潜在的风险,保护投资者利益。同时,随着监管的加强,投资者教育也会逐渐受到重视。未来,投资者需要了解更多关于程序化交易的知识,以更好地适应市场变化。

  重点监管高频交易

  三大交易所提出,对高频交易实施重点监管。单个账户每秒申报、撤单的最高笔数达到300笔以上;单个账户单日申报、撤单的最高笔数达到2万笔以上;或交易所认定的其他情形属于高频交易。投资者进行高频交易发生异常交易行为的,交易所可以按规定从严采取自律管理措施,并要求会员加强相关客户交易行为管理。

  此外,交易所可以对高频交易实施差异化收费,根据申报撤单的笔数和频率等指标设置收费标准,加收流量费和撤单费等费用。具体收费标准由交易所另行规定。

  一位券商业内人士表示,新规直指量化交易有效监管、防范风险和保护中小投资者三大痛点。从整体来看,新规旨在削弱高频交易在信息、技术、速度等方面的交易优势,在信息报告、异常交易管理、收费等方面进一步细化规定,切实维护市场公平。

  柏文喜认为,实施细则可能会提高行业进入门槛,筛选掉一些实力较弱的小型交易机构。对于已在行业内的机构来说,需要增加投入来满足新的监管要求,这将有利于行业内部的优胜劣汰,促进行业整体发展。总的来说,程序化交易监管细则的实施将对市场和行业产生积极影响,促进市场健康发展。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