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 要闻 · 时评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目录
年画重回春节
需要多方合力
消费扶贫激发打赢脱贫攻坚战内生动力
规避快递“春节模式”
根本在服务“不延误”
“无车承运”管放结合推动物流业降本增效
推行“反向春运”
仍须“正向疏导”
遏制“推销短信” 惩戒措施必须落到实处
 
2019年1月1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篇   下一篇  
 
“无车承运”管放结合推动物流业降本增效

  ●胡建兵(特约评论员)

  据媒体报道,自2016年10月起由交通运输部在全国启动的无车承运人试点工作将于今年2月正式收官。随着两年多的试点期结束,无车承运产业形态已逐渐成形,正成为推动整个物流行业转型升级的主力。

  数据显示,2017年全社会物流总费用为12.1万亿元,物流业总体市场规模达到8.8万亿元,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物流市场。公路货物运输量每年都有大幅增长,但由于我国物流行业仍处于粗放式发展阶段,传统公路物流“小、散、乱、弱”的局面没有得到根本改善。全国公路物流企业有750多万户,平均每户仅拥有货车1.5辆,其中前20名企业所占市场份额不到2%。

  一边是货主找不到合适运力,一边是车主找不到货源,运输空返率高,货与车匹配效率偏低。为破解这些难题,互联网基因被融入传统物流行业,2016年,无车承运人试点正式启动,一些自身没有运输工具的企业,通过建立信息平台,做货主与车主之间的“中间人”。他们的上游客户是托运人(货主),下游的客户是实际承运人,运输户只要到了平台上注册,就成了他们的“成员”。货主如有需求,无车承运人就可以迅速为他们提供物流的整体解决方案。与此同时,为下游的实际承运人提供车、货匹配的保障方案,提高车辆的利用效率。无车承运人则通过承运服务赚取适当的差价。

  道路货运过去存在“层层转包”现象,货主将货物运输外包给大型物流企业,大型物流企业又将其分包给不同的干线物流公司,干线物流公司再分包给支线物流公司,而众多的运输户则处在“链条”的最底端。“层层转包”不仅降低了物流业的运营效率,还导致了整个社会的物流服务成本增加。无车承运可以改变我国物流处于“散兵游勇”、产业的组织化水平很低的状况,可以通过“互联网+”,使货主及时找到车主,而车主也能及时找寻到货源,使货能及时运出去的同时,还使车主减少空载率,提高车辆的利用率。

  当下,无车承运的模式创新越来越多,如“电子商务+无车承运”“园区基地+无车承运”“多式联运+无车承运”等,使我国的公路、铁路、航空、水路等形成一个综合的配货体系。货主与车主、船主在平台上进行议价,省去了许多中间环节,使货主有了更多的选择余地。无车承运通过在网上科学地物流分配,使货物在物流集散地之间不再频繁倒腾,减少不必要的成本。调查显示,无车承运与传统运输模式相比,车辆里程利用率提高50%,交易成本降低6%-8%,司机月收入增加30%-40%,收货时间由2-3天降到几个小时。

  物流领域存在的问题和短板,恰恰是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巨大机遇和待开拓的空间。要使无车承运变得效率更高,相关部门必须对无车承运做到管放结合。“管”就是要使无车承运更加规范化、专业化,提高进入门槛的标准,如必须有一定的资金实力、有一定的专业人才等,同时要建立风险承担机制,管控各种风险的产生。“放”就是要减轻他们的税收负担等,通过一系列优惠措施,使“无人承运平台”做大做强。未来,无车承运的服务和管理将会真正地由虚向实,产品也会做得更加扎实,促使人工操作转向系统化和自动化,强调责任兜底、信用体系、标准化作业流程,最终体现在资金利用率、运力成本等方面的降本增效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