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 商务
 上一版   下一版  
    标题目录
恢复正增长 我国吸引外资步伐加快
广东东莞拿出真金白银破解投资项目落地难
海南白沙消费扶贫
助力农民脱贫增收
 
2020年5月1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一篇  
 
海南白沙消费扶贫
助力农民脱贫增收

    本报记者  李 祥 

    “600个双黄鸡蛋半小时售完”“野生蜂蜜大家都是几瓶几瓶地买”“三十袋山兰米就剩两袋了”“福才地瓜不到两个小时就卖掉了20箱”……日前,在海南白沙黎族自治县2020年消费扶贫“春风大行动”暨“百家百场”消费扶贫爱心大集市活动现场,展销的近180种白沙扶贫产品销售火爆。这是白沙强化产销对接,推进渠道融合,多方促进消费,助力脱贫增收的举措之一。

    发展特色产业 

    地处海南中部生态核心区的白沙黎族自治县是传统农业县,也曾是海南全省唯一深度贫困县。热带季风气候为这里带来了丰富的农产品资源,但由于地处山区交通不便,信息相对闭塞,制约着产业增效农民增收。

    为带领贫困农民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白沙县打出系列“组合拳”。其中,以发展特色产业为依托,为消费提供优质产品。以活动为载体,以消费为抓手,让贫困户把产品变成“钞票”,在产业发展、促进消费中增收增效,实现脱贫致富。

    近年来,白沙县紧扣绿色生态理念,立足本地资源,重点发展特色产业,探索出“稳胶扩茶扩药创特色”的产业发展路径,使贫困户除橡胶产业以外至少拥有一种高效特色产业收益,建立起产业效益长短期互补的可持续发展体系。在此基础上,大力实施“两个万亩和六个千亩”特色产业发展计划,因地制宜地发展百香果、凤梨、红心橙等“一村一品”“一村一特”扶贫产业。同时,深度整合旅游、光伏、电商、消费等资源,多层次多业态保障农民群众收入,巩固白沙脱贫攻坚成果。

    畅通消费扶贫渠道

    发展扶贫产业,最大目标是既要农民“种得出”,还要产品“卖得掉”。针对农产品销售方式单一、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等制约难题,白沙县委县政府精准施策,实施“互联网+消费扶贫”“消费扶贫+电商惠农超市”等系列举措。

    近年来,白沙一方面搭建消费扶贫产品溯源认证系统,一方面通过开展电商惠农超市项目、对接电商平台渠道、举办不同主题消费扶贫活动,让消费扶贫实现效能最大化。不断完善乡镇溯源扶贫产品信息,以扶贫溯源“一品一码”为特色,设立了标准、认定、获证、贴标、服务、活动六大工程,设计印刷了统一的消费扶贫包装箱,对白沙扶贫产品进行认证并精准到建档立卡贫困户,提高扶贫准确性,保证消费者购买到安全、优质产品。

    与此同时,推动海南爱心扶贫网对接网购平台,设立白沙特产馆,上架白沙扶贫产品,进一步打开白沙扶贫产品在互联网上的市场,提升线上交易率。目前,白沙县已有包括白沙绿茶、白沙咖啡、鱼酸、细水竹笋、红心橙等近百个品牌的土特产品实现了全网线上销售。近三年来,电商带动扶贫产品网销成果显著,从事电商贫困户人均增收逾1800元。通过“互联网+消费扶贫”“消费扶贫+电商惠农超市”模式,为白沙建立起市场供应的新型关系,激发了群众创业创新的热情。目前,全县共建设电商惠农超市34家,参与农户12888户,其中贫困户10465户。

    激发消费市场活力

    以活动为载体,开设“百场百家”消费扶贫爱心集市活动,如白沙“三月三”美食特色商品展、年货大集、网红销售直播PK等活动。线下爱心消费扶贫同步推进,设立爱心消费扶贫专区,日常销售贫困户农产品。目前,白沙已通过线上线下爱心消费扶贫专区销售扶贫产品总金额达2250万元。

    另外,以扶贫产品资源为依托,以三产业融合发展为核心,开展白沙消费扶贫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电商、进乡村旅游、进商超、进学校等活动,通过帮扶单位引领协助销售、社会力量参与帮助销售、借助展销平台推介销售、进驻商场直营销售、依托电子商务上行销售、融合旅游资源拓展销售等多种形式促消费。

    今年,白沙县还将结合不同区域、不同季节的农产品特色,策划不同消费主题,全年计划举办20场爱心扶贫消费大集市活动,以更好地推介白沙应季、应时扶贫产品,推广白沙特色农业品牌。

    据介绍,白沙县以强大合力,实施多举措、多形式帮扶,使贫困群众过上了好日子。截至2019年末,白沙全县44个贫困村(含14个深度贫困村)全部出列,实现了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从10825户44232人减少至7户26人,贫困发生率从2014年的35.2%降至0.02%。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2912元,较2014年的7902元增长63.4%。作为海南全省唯一深度贫困县,白沙县已于2020年2月成功脱贫“摘帽”。